
- Jul 29 Mon 2013 12:12
市中心房價無法撼動? LIVE解密實價登錄
好房News記者李玲玲/整理報導
實價登錄將滿周年,目前累積的成交資料已破30萬筆。而這一年來,實價登錄猶如照妖鏡,揭露了不少房是怪現象,不僅豪宅天價行情破功,也有不少熱門區段出現了低價屋,可供消費者認清價差大的原因與事實。好房News即將在8月1日上線滿一年,為了讓網友真正看懂實價登錄,特別舉辦Live講座,邀請房產名嘴范世華與網友面對面,解密並傳授買屋心法。
大安森林公園指標豪宅「勤美璞真」,最新一波實價登錄成交紀錄中,打破每坪300萬元神話。(好房News記者 陳韋帆/攝影)

實價登錄上線前,大安區房價動輒上看兩、三百萬,但近日最新揭露的「勤美璞真」出現了每坪以179萬元成交紀錄,打破了大安森林公園豪宅每坪300萬元的神話。其他像是信義區、大安區,也開始揭露了部份巷弄中,老公寓成交行情每坪30多萬元、北投、內湖區也有每坪20多萬元的成交價,不僅與市場認知差距大,也讓消費者認清了,路段、房屋條件等不同,價差也會拉大的事實。
太平洋房屋行銷部顧問李季鴻分析,實價登錄資料是以成交行情為基礎,若高價或低價案件數量較多,就容易拉動均價;不過就整體市場來看,台北市中心高價區、好條件房屋房價並未因為奢侈稅、實價登錄而鬆動,反倒是非台北市中心周圍炒作行情劇烈、釋出量大的區域,房價較容易受到挑戰。
但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,實價登錄目的不是要打房,而是要讓資訊透明化,但由於實價登錄會剔除高低價前後五%的資料,無法真實呈現房市的樣貌,即便高低價可能會帶給平均值誤差,不過訊息應該是要流通且直接呈現的,透過篩選、只提供平均值行情,容易導致民眾誤解,也會造成業界質疑。
- Jul 25 Thu 2013 12:13
企業家賣房風?同棟豪宅 接連低於行情賣出
許多企業大老闆選擇將豪宅用來投資,甚至是當作「收藏」,不過最近卻似乎出現「賣樓風」!媒體報導一位建設公司董座去年十一月賣掉了位於信義計畫區的「起家厝」;不到半年時間,另一名總裁夫人也賣掉了同棟大樓的四樓,且兩戶的交易價格都低於信義區每坪150萬的行情,引起市場一片討論,好奇當中內幕。
近來掀起了一股企業家的「賣樓」潮,引來市場一片議論紛紛。

位在信義區的豪宅「昇陽國寶」,近期的交易引人關注。根據台北市最新的實價揭露資訊顯示,坪數207.05坪的四樓以兩億零五百萬元成交,每坪單價為九十九萬元,而賣方正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夫人王綺帆。而根據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早在半年前,昇陽建設的董事長也將同棟大樓的「起家厝」售出,並以每坪一百二十五萬成交。
「昇陽國寶」位在北市信義計畫區松勤街上,早期曾被視為指標性豪宅,且物件以大坪數為主,住戶有許多名人,例如藝人胡瓜、創見資訊的束崇萬家族等人。
除此之外,王綺帆出售信義區房屋的同月底,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投資的香港商盛至有限公司也將內湖將近2500坪的土地出售。
有業者指出,企業老闆其實並不缺錢,接連出現賣房和賣地的現象,很有可能是嗅到了某種氛圍或預測到未來市場的趨勢,所做出的選擇。
- Jul 18 Thu 2013 17:15
實價掐頭去尾? 北市:逾行情2成不揭露
外界對於政府實價揭露「揭低不揭高」的作法頗有疑慮,昨(17日)北市府鬆口,當實價超過市價行情2成左右,原則上傾向不揭露。
實價不公開?政府掐頭去尾的做法引起外界抨擊。(圖/好房資料中心)

實價登錄上路迄今快一年,但因政府未將所有數據公開,引發外界詬病,對此,內政部表示,為避免特殊交易擾亂行情,揭露前會先查證,若屬實再由各縣市府自行決定是否公開。
北市府地政局指出,當市價超乎市價行情約2成,便傾向不揭露,但仍視個案而定。至於多筆豪宅至今未揭露,如「文華苑」及「皇翔御琚」等,地政局表示,目前仍在調查中,其中「文華苑」最快下個月便可揭露。
- Jul 15 Mon 2013 11:28
建築有新美學 如健康吹起「代謝風」
建築「代謝風」吹進台灣?13日在台北市中山創意基地,辦起日本代謝派建築特展。代謝派是第一,也是唯一發生在歐美地區以外的建築運動,最著名的主張是建築和城市能和生物一樣「代謝」,因而得名。主辦單位表示,希望藉此展覽開啟民眾對都市規劃和未來城市的想像與討論,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建築、城市和生活的關係。

代謝派是由日本建築教父丹下健三,帶領黑川紀章、菊竹清訓、楨文彥等年輕建築師,在1960年代發起的建築運動。東京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表示,1960年代是日本從二戰戰敗後的荒廢走向經濟復甦的時期,代謝派期望透過理想都市,建構更美好的社會。
代謝派主張,建築和城市能和生物一樣進行「新陳代謝」,一邊改變型態,一邊進行增殖;並認為現代都市的各種問題,源自於缺乏秩序的建設和拆除,因此提出「巨型結構體」的概念,將建築與土地、交通建設、基礎建設整合為一。
台北市的都更作業目前正在進行,代謝派和都更不同的是,代謝派除了以「新陳代謝」的構想進行都市更新,更連帶進行未來都市規劃、將建築和城市視為一體,衍生出前衛的建築風格,並帶入綠建築概念,和生硬的都市更新有別。
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日前曾指出,台北市若發生強震,恐造成4000多棟大樓倒塌,台北亟需都市更新。而代謝派的構想能否在台北實現?南條史生表示,一個城市該如何發展,是影響人類是否幸福的關鍵,現在如何造鎮與開發,是幫助未來人類「設計生活」。
- Jul 10 Wed 2013 13:15
實價登錄報低不報高? 房產界呼籲落實透明化
儘管實價揭露政策上路近一年,並且使膨風豪宅相繼「現形」,但官方仍遲不揭露部分豪宅實際行情,房產界極力呼籲,官方應完全揭露,真正落實房價透明化,才能使民眾獲得切實資訊。
隨著膨風豪宅相繼現形,房產界極力呼籲官方完全揭露,真正落實房價透明化。(圖/好房資料中心)

隨著北市豪宅「吾疆」、「台北信義」及「勤美璞真」膨風行情逐一被瓦解,市場希望官方能就此一網打盡,完全揭露房產交易實際資訊。其中最具爭議的,即是均有買賣紀錄,官方卻遲不揭露的「文華苑」、「皇翔御琚」,遭質疑實價登錄是報低不報高。
此外,因為揭露資訊不完整,有民眾在賣屋之後才質疑開價太低,或者直接拿著登錄價格去找賣方砍價,因而引發交易糾紛。不動產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同榮指出,主管機構並非每一個人都貼近市場,了解實際狀況,應將資訊完全揭露,藉此讓專業房仲、估價師解讀,若遇特殊行情則再加註原因,讓民眾獲得正確資訊,落實房價透明化。
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則回應,調查有時間差,不會刻意略過,而高價交易案件因價格特殊會優先查核,並且為求資訊正確無虞,避免特殊個案、不實資訊誤導市場,因此仍在謹慎查核中,確認無誤後就會對外公開。
- Jul 09 Tue 2013 13:33
QE搭配奢侈稅夾擊房市! 5成民眾認為房價會跌
後QE時代來臨!又逢奢侈稅恐延長年限,根據房仲業者問卷調查,有46%的民眾認為,QE退場後房價會跌,更有業者認為,某些區域,如新北市郊區及桃園等,房價恐跌幅1成以上。
市場對於QE退場議題甚為敏感,據民調結果顯示,相對多數的民眾認為房價會下跌。(記者陳韋帆攝影)

房仲業者指出,由於本次調查時間恰逢QE退場疑慮,加上房價位居高檔,民眾出現危機意識,市場充斥觀望氣氛。調查也顯示,超過6成的民眾認為,現在並非最佳的置產時機,同時民眾也重新思考資產該如何配置,持有現金及不動產的比例相對提高。
展望下半年,根據調查,認為房價持平的比例最高,達43%,看漲占比約33%,看跌則占比24%左右。
房仲業者認為,QE退場後讓許多民眾著手盤點手上標的,加上房價持續攀升,買氣確實減緩,因此價格也很難再突破高點,不過短期之內,利率難攀上4%之關卡,因此房價會因區域之不同而修正,還不至於大崩盤。
該如何觀察房市走勢,房仲業者建議,可從2項指標著手。首先是觀察台股指數,如果台股僅震盪小幅回檔,那麼反映在房市的程度應有限,接著觀察市場買氣及售屋數量是否有明顯增加。另外,有業者認為,QE退場,首當其衝的是部分供給量過大或投機氣氛濃厚的區域,例如新北市郊區及桃園等。
- Jul 04 Thu 2013 15:10
政府幫投資客節稅? 售屋所得可扣除奢侈稅
政府為投資客大開節稅之門?昨(3日)財政部賦稅署解釋公布,對於已繳納房屋部分之奢侈稅,可視作費用,在申報財產交易所得時可列報減除,以免有課2次稅的情況。
政府為打房而祭出奢侈稅,期望控管炒房亂象,現在財政部賦稅局又頒布解釋令表示,奢侈稅可列為財產交易所得而扣除,免得課了2次稅。(圖/好房資料中心)

據了解,此乃今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,納稅人向國稅局提出陳情,國稅局向賦稅署反應後,賦稅局因而頒布解釋令,讓已繳房屋部分的奢侈稅,在計算財產交易所得時,可列減除,不過僅限於房屋部分的奢侈稅,土地部分的奢侈稅並不在此內。
不僅如此,此令可回溯適用,過去2年來,未扣除奢侈稅部分之課稅案件,均可向國稅局辦理更正,若有多繳稅的情形,將還稅於民。
賦稅署解釋,買賣房屋通常都是房屋和土地一起交易,但財產交易所得僅針對房屋部分,至於土地,則是課徵土地增值稅,而奢侈稅課徵則是針對房屋與土地,兩者計算方式不同。
賦稅局認為,奢侈稅是出售房屋時依法所需負擔的稅捐,屬費用性質,因此可在計算房屋交易損益時列報扣除。
一般來說,民眾申報售屋所得,多以房地比來計算,計算方式以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當分母,房屋評定現值做為分子,算出房地比。
- Jul 03 Wed 2013 12:12
20130701加九寮朔溪
- Jun 20 Thu 2013 13:18
鎖定陸客自由行 教你提早佈局二線金店面
陸客來台人數年破千萬,自由行將增加13城市,人數上限也從每日兩千人調高到三千人!陸客愛去哪,哪裡的店面就會跟著水漲船高,想要進場佈局就得抓住潛力區。有些團客不去的景點,將是未來佈局的好地點,「因為團客不去,未來陸客自由行越來越多,台北一些二線金店面仍有機會。」
通化商圈因為鄰近信義商圈,店面未來仍具有潛力。

陸客愛去景點之一的永康街,日前就傳出有1.68坪炸雞攤以2760萬元天價賣出,出租後仍有近2%的投資報酬率!果然人潮就是錢潮,黃舒衛就說,店面物件本來就比較少,尤其好地段的更少,其中陸客最愛的六個商圈,包括台北士林夜市、台北SOGO商圈、台北信義商圈、台中逢甲夜市、一中商圈及高雄六合商圈,其中租金漲幅最多的是台北士林夜市,從2008年每坪月租金六千至一萬二千元,到了2012年漲到八千至兩萬元,漲幅達55%,投報率達2.2%~2.8%。
目前忠孝SOGO附近店面交易行情,每坪約350萬至1400萬元,租金行情從每坪每月約一萬元至兩萬五千元,投資報酬率約1.2%~2.7%,尤其是敦南誠品,更是成為陸客不可遺漏的行程之一,其他像是西門町、永康街、士林夜市等走在美食文化尖端潮流,不僅陸客愛,連在地人也喜歡,也讓店面有加成的效果。
黃舒衛就建議,選擇團客不去的二線、三線景點,未來也是會有機會的,尤其交通更是主要條件,像是松山線、信義線、環狀線等二線金店面,也會是不錯的投資選擇,例如:通化商圈離信義區近,晚上吸引許多歐美客;四平商圈因和行天宮商圈同一條線,讓南京東路、松江路一帶舊辦公大樓改成商務旅館的機會大,看好未來一年台北將會成長100間小商旅。
若是想要進軍一線店面,挑選一樓、車流量大、格局面寬方正、不要有樑柱,最好還可以臨時停車等,具有佈局潛力,但也提醒不要買在即將轉型、沒落的商圈,或是適法性有困難的地區,未來出租或轉手都會比較辛苦。
- Jun 19 Wed 2013 12:44
張金鶚出招 下月推房價指數
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就任後,力推房市交易透明化,除了即將試辦的老屋健檢,形同官方認證的房屋安全證明,上午公布房市交易資訊規範,則是管理房市資訊亂象的第一步,下個月將再推出「房價指數」,提供北市官方版的房市資訊參考指標。
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下個月將推出「房價指數」,提供北市官方版的房市資訊參考指標。(圖/好房資料中心)
北市地政局指出,「房價指數」方案是要建立透明、公開的房價資訊平台,以類似物價指數的概念,細分各地區的房價漲跌,取代個案交易數據,數據來源主要是去年8月以來,實價登錄的交易資訊做為基礎。
此外,地政局也正建立住宅價格指數模型,分析實價登錄個案,依價格、地段將北市畫分為數個區域;張金鶚說,「房價指數」確定將在下月公布,依台北市不同行政區的房價交易狀況編製,讓民眾了解北市各行政區的房價狀況。